【深度解读】战略新兴板“胎死腹中”?新三板“备胎转正”?发布时间:2016-03-17 14:41:05
一则重磅消息开始在圈内流传,“十三五”规划草案拟删除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板”,据说还是证监会提议……刚开始还不太相信,但仔细想想,也有它是真的!
短短4天之内,“注册制暂缓”、“战略新兴板规划被删”,新主席上台不足一个月,出手“快、准、狠”。果然,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坦白说,已经筹备近两年的上交所“战略产业新兴板”突然“胎死腹中”,相信大部分小伙伴们跟三胖哥一样,感到不可理解,但不出所料地见到了一件事情,全体新三板从业人员惊呼,“重大利好”!!一时间,“新三板才是真正的注册制”、“新三板就是战略新兴板”、“新三板是中国纳斯达克”……
如果这条新闻属实,战略新兴板真的玩完,咱们的新三板又能否备胎转正呢?三胖哥来谈谈自己的理解,求打脸但求轻拍砖。
既然都说是利好,那就先说对新三板为啥好。个人认为,注册制和战略新兴板暂缓,对于新三板的利好,主要遵循这三条逻辑主线:
1、公司层面。放缓注册制和战略新兴板后,目测一大波“尚未盈利”的优质公司寻求国内上市,只能寄希望于新三板,按照之前的测算,主板的在会审核企业、辅导备案企业、新三板企业、海外中概股合计约有500家公司符合战兴板上市条件。只要他们愿意,可以转到战兴板申请上市。现在,战兴板不搞了,新三板又有戏了!吸引优质公司挂牌,无疑是新三板长期发展的课题。
2、政策层面。无论是注册制,还是战兴板,短期之内要想真正搞好,会有多难?看看新三板就知道了,本来试想着想弄“中国纳斯达克”,结果搞了两三年,交易制度、融资制度、准入制度都出现了不少BUG,打补丁的功夫估计就还得两三年。新主席上任,一旦这俩重头戏搞不好,估计又是一度鸡毛。因此,缓兵之计,就在新三板!这也就有了周六发布会上的那句“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因此,可以预期的是,新三板绝对是新主席上任后短期之内的战略缓冲地带。预期碰钉子去摸新鲜事物,不如想想怎么把既有物种培育好。只要配套政策给力,新三板的创新层,实质上完全可以履行“战略新兴板”的职能。
3、投资者层面。您真的觉得注册制或是战略新兴板有多大的法制障碍吗?三胖哥看来未必,本质上,A股投资者对于注册制消息的极度敏感和强烈反对促成了去年年底以来的历次“股灾”。传闻起—投资者恐慌—官方辟谣,几乎成为了一套固定路径。现在啥也不搞了,真的啥也不搞了,大家也可以收心了。剩下的,就看监管层如何引入活水,把大把的资金和新三板的优质资产成功对接。既然欧美资本市场的“注册制”玩家都是机构,那就让我们唯一的“机构投资者市场”新三板继续试运行吧……
好的都让我说了,那也得泼泼冷水!
事实上,三胖哥认为,一直以来新三板都有两大知名硬伤,一是高层对于新三板的定位,始终摇摆不定。到底是“全国第三个交易所”,还是“沪深预备板”?定位不清就会让投资者琢磨不透,更别说短期内能有大发展。说是“重大利好”,可到底是不是新三板从业人员的主观臆想?反正人家高层对新三板可是啥也没提,这样一弄反倒让人觉得新三板的“备胎”地位更尴尬了。二是对于各项政策红利,缺少像样的顶层设计。这样就决定了诸如蚂蚁金服、新美大、商飞这些“准战兴板”的企业,暂时还只能对其观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即使战略新兴板没戏,短期内也很难想象优质企业分流至新三板。没有好公司,何谈中国纳斯达克?
说的有点啰嗦,浓缩成一句话总结下今天的新闻,“维稳缓兵之计,抚股民之心,新三板独善其身,静观其变”!
您,认同吗?
声明
原文来自“金三板”
我们倡导原创,保护原创,绝不侵权。我们十分喜爱作者的文章,如果作者有任何疑问可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