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晓明:兼顾各市场平衡,才是新三板改革最合适的方式发布时间:2017-12-26 17:07:30
“交易制度改革,终于要推出了!”企巢新三板学院院长程晓明说。
程晓明自2005年便一直关注新三板,先后在华夏证券、西部证券、太平洋证券任职。最近他和新三板各方参与者一样,期待且关注新三板的改革——交易制度、优化分层、三类股东,其中的交易制度改革更是等待了12年。
在他看来,不直接冲击沪深交易所的制度,才是新三板改革最合适的方式。而本次改革意义重大,将会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尤其非连续集合竞价的推出,这将是新三板从0到1的突破。集合竞价交易,将会为每个新三板公司提供定价“靶心”,程晓明表示,改革要稳步推进,交易制度改革后,创新层再往“前”走设立过渡层。同时他仍呼吁投资者门槛降至300万元。
程晓明曾在2015年做了一个预测,新三板将在2018年爆发,他说现在来看这个预测基本准确。
以下为程晓明口述。
/ 01 /
交易所不应有协议交易,非连续集合竞价意义重大!
新三板改革最合适的方式就是推出一个大多数人认为没用,在我们看来是有用的方案。只有这种方案才能推得出来。什么叫没用?简言之就是对主板没有冲击。
如果像很多人期待的那样,新三板马上热火朝天,主板怎么办?对主板冲击那么大,你觉得推得出来吗?证监会肯定要兼顾三个市场的平衡。
所以很多人看起来是在推动新三板,实际上是在害新三板。新三板都要饿死了,来一碗粥就可以了,你们却说凭什么主板吃肉我们喝粥?应该给新三板来一大块儿肉。在没有肉之前给新三板一碗粥,也是能救命的,这就是差别。
这碗粥就是这次即将出台的政策,其中交易制度的改革意义重大。
我十分赞同取消协议转让。既然有交易所的存在,就不应该有协议转让。协议转让本质与大宗交易一样,只是数量的区别,但本质都是选择交易对手,这样容易导致价格不真实,误导市场。
应该取消协议转让,把协议转让归为大宗交易,盘后半个小时解决,且只公布交易数量,不披露交易价格。第一,防止操纵股价,误导市场;同时也给正常的大宗交易空间,比如公司股权激励。
很多人说非连续竞价意义不大,连续竞价多过瘾,不停地撮合、买卖。我说大错特错。
首先要清楚呼吁交易,是因为交易是市场的核心。没有活跃的二级市场,就没有繁荣一级市场。
一级市场主要是股权融资和并购,这两者最核心、最难点是什么?定价。需要通过交易给挂牌公司一个市场定价。没有交易怎么定价?没有定价,怎么融资和并购?
尽管新三板有很多融资案例,但这与融资功能是两个概念。这些融资案例的发生具有偶然性而无必然性。
而非连续集合竞价的推出,可以给挂牌公司一个市场定价,因为它是竞价,不是双方对倒交易而来。至少是真实撮合出来的价格,不能选择对手,不能作假,所以会对以后的交易起到引导作用。
给公司估值相当于打靶,靶心在哪儿?原来公司要么没有交易,就算有交易,协议交易的价格也不可信,没有参考意义。竞价出来的价格,哪怕每天只有一次,比如今天股票交易了一次,每股3元,次数虽少,但这个价格是撮合出来的。
这会给市场传递信息——市场给这家公司的定价是3元,买卖双方再进行交易报价的时候,就会以3元为靶心,围绕3元报价,而不是漫无边际,一分钱、一千元……慢慢它的交易逐渐增多,价格就会越来越有意义了。而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次改革的重要性。
哪怕一天只有一次,只有一秒钟都够了,这是本质的区别,是从0到1的飞跃。至于交易量的大小,是一生二、二生三的量变,而从0到1则是质变,质变的意义永远大于量变。
前几天有三板公司跟我说打算做市转为协议,我说如果你转为协议,马上就会后悔。新三板的核心交易制度就是做市交易。这次改革会鼓励一部分协议交易活跃的公司转为做市交易。
/ 02 /
新三板未来的出路不是转板,应继续深耕自身土壤
新三板的改革,离不开股转公司坚持不懈的努力,非常感谢股转公司的艰辛付出,当然也要感谢证监会。
适当降低创新层的财务门槛很对。此前创新层的门槛确实太高,很多新三板公司较难达到,六个亿市值的公司还叫中小微公司吗?所以降低是必然的。如果创新层的标准都这么高,那精选层岂不是要更高了?以后还怎么推进?
一般人认为创新层再往上走是精选层,我不认同精选层这个说法,也不认为是往“上”走,而应是创新层再往“前”走,应该叫过渡层。
我不认为精选层比创新层的层次更高,之所以分出这个层,是因为到了精选层的公司都已经度过了创新期,风险不大了,不需要做市商了,所以采取竞价交易。而这些公司本来就应该去主板,但因为A股现在每年容纳的公司有限,所以只好在新三板内部搞一个过渡层,拟转板层。但转板的原因不是因为公司比现在好,不是公司做大做强了,而是公司进入业绩很稳定的阶段。
至于三类股东的解决方案,大家发现这一年新三板我呼吁了很多政策,但几乎不提三类股东,是因为新三板公司IPO才会遇到三类股东的问题。我认为转板对于新三板不重要,如果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三类股东问题上,意味着潜意识中告诉大家新三板未来主要的出路是转板。
我不认为新三板的主要方向是转板,所以我没怎么呼吁这个问题。但朱为绎等先生呼吁解决三类股东问题,我很佩服,因为确实要解决。
很多公司说害怕三类股东,不愿意做市、放开交易。本质还是因为新三板本身的交易不行,如果本身交易OK,转板不是新三板公司非要走的一条路,为何非要纠结于此?不转板又能怎样,就像刘主席说的,新三板既有苗圃功能也有土壤功能!
苗圃功能就是转板,如果新三板本身土地很肥沃,那何必要去转板?
关于转板的问题我说了十年,第一不需要,高科技公司不需要;第二不应该,高科技公司应该留在新三板,因为中国资本市场只有新三板才有做市商;第三不可能,转板通道很难推出。
现在所谓的转板根本不是转板,而是移板。转板不是指新三板公司正常排队到了主板,而是指,由于在新三板挂牌使得它在上市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优待。
改革要稳步推进,很多人期盼的公开发行涉及降低投资者门槛,所以这次不会一块推。交易制度改革之后,下一步就应该推进了。
是不是公开发行不重要,公开还是私募发行不重要,有没有定价依据才关键,这就要看交易活不活跃,要让交易活跃,集合竞价交易将发挥很大的作用。
但门槛也应该降低,我还是呼吁,500万的投资者门槛应适当松动,降到300万。基础层500万,创新层300万,精选层100万,每天交易量达到100亿足够了,新三板是要交易,但我反对过度交易,反对新三板散户化。
三百万的门槛,不应该叫散户吧?并且,尽管我也建议再搞个精选层或过渡层,但是我的逻辑,对市场的定位跟他们不一样。
新三板要走和沪深交易所不同的道路,分别为科技企业和传统企业服务,必须要有差异化。而差异化的落脚点是服务——融资,融资的背后是交易。
公司的价值理论上是未来盈利贴现,未来盈利说不清,所以需要交易,有了交易就有市场定价,有了市场定价就好融资,这个逻辑很简单。不能说主板是用交易来定价,新三板用公司的盈利来定价。
最后我想说,很多人给新三板公司灌鸡汤,说希望公司不忘初心,只要把公司做好什么都会有的,即使新三板没有交易、交易不活跃,融资也会很容易。谁说公司做好了什么都会有的?
如果真是那样干脆不要发展新三板、建设证券市场了。公司要搞好,需要有资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证券市场是能给公司输送资源的。
2015年我做过一个预测,新三板将在2018年爆发,现在来看这个预测基本准确。
我一直讲新三板最大的好处,就是到现在为止没多大好处,因为没有交易就没有定价功能,就没有融资并购功能。
但这句话说不了多长时间了,因为新三板的交易制度要改革了,2018年就要到了,新三板必将成为北京证券交易所,中国的“纳斯达克”!
声明
原文来自“读懂君 读懂新三板”
我们倡导原创,保护原创,绝不侵权。我们十分喜爱作者的文章,如果作者有任何疑问可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