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转隋强:新三板服务“高精尖”企业大有可为,下一步将推进市场精细化分层发布时间:2018-11-13 10:54:18

5月28日,全国股转系统副总经理隋强出席参加北京2018年金融街论坛年会"多层次资本市场推高精尖产业升级发展"分论坛。


隋强表示,助推高精尖产业,新三板有天然的优势,大有可为。新三板现在11300多家企业中,有70%以上属于高新技术企业,这是新三板将来主要服务的对象


而新经济企业的发展、壮大,对资本市场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包括特别表决权、股权激励等公司治理及多地上市的诉求、推动社会融资模式及融资结构变革、对资本市场交易定价功能提出新要求等。


如何服务好拥有海量企业的资本市场,是世界性的难题。隋强表示,过去五年来,股转找到了一条可以化解这个难题的有效的方法,就是市场分层管理,差异化配套制度安排


不过目前的分层工作与市场的期望还有一定距离,还需继续完善。"下一步股转将按照精细化分层的思路,完善差异化制度安排,包括交易制度、投资者适当性、信息披露、监管等方面。"隋强说。


2018金融街论坛年会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人民银行、新华通讯社、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担任支持单位,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和西城区人民政府承办。



以下为隋强的发言全文:


我认为把高精尖企业和产业的背后的发展诉求、发展要求进行梳理,是比较有价值的。


这些年,新三板一直在服务于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这些企业的创新创业特征十分鲜明,我个人有几个方面的体会,今天利用这个机会,给各位嘉宾朋友们,对这类企业的需求和诉求做一个简单的分享。


第一个分享的观点是什么?就是现在新经济企业催生了一些新的公司治理诉求。


像特别表决权、一些创业资本要进入公司董事会、股权激励问题还有投资中广泛存在的对赌问题的新需求的实践。这些创新、创业型企业,都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生产布局的,广泛参与全球竞争,所以它对两地上市的需求也是比较大。


我们也观察到,面对这些新的诉求,各国的资本市场都在做一些改革和调试。比如CDR,比如港交所的上市制度改革,包括新三板推出的"三+H",这些都是适应上述变化需求。


第二个观点,新经济出来以后,实际上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我们现行的融资结构、融资规模。


我大致做了一个统计,2007年到2017年十年间,整个私募市场的社会融资规模总量远远高于GDP的增速。但在社会融资规模中, IPO包括再融资规模的占比是呈下降趋势。


据清科统计,目前国内成立十年以下、受私募融资支持估值10亿美元以上的独角兽企业数量占到全球40%,略低于美国。


在这个过程中,在整个社会融资规模中,私募股权融资的链条在拉长,证券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就要思考怎样在这个链条中,更有效地服务于企业,更有效地服务于资本,这是我讲的第二个观点。


第三个观点是什么?新经济企业,特别是它背后的创业资本的蓬勃发展,其实对资本市场的交易定价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统意义上,我们一般的证券市场是一个融资性市场,现在看来要逐步从传统的融资市场向交易定价市场的转变,向财富管理市场的转变。


上世纪,纽交所和纳斯达克的竞争,我个人体会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交易定价的竞争。


那么近一段时间以来,大家看到一个新的变化是什么?比如纽交所推出了直接上市的机制,效果还不错。这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思考,在这些资本的背后,怎么样既要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又要满足大量的私募资本风险管理的需求,满足资本退出的需求,我觉得这个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


我觉得新三板在服务这类企业方面,还是有天然优势的,大有可为的。新三板现在11300多家企业,70%以上属于高新技术企业,我理解这些高新技术企业就是新三板将来主要服务的对象。


同时新三板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这1万多家企业海量、多元、差异化特征十分鲜明,如何服务好这样的市场,确实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我觉得过去在过去五年的时间中,我们找到了一条可以化解这个难题的有效的方法,就是市场分层管理,差异化配套制度安排。


我们在两年前推出了分层制度,分为基础层和创新层。去年年底又对现行的分层制度做出一些改革。前段时间刚刚公布了2018年的分层结果,共计有940家企业进入创新层。


但是说实话,这个分层的工作,目前来看我们还有很多细活要做,离大家期望的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下一步我们的想法是,按照精细化分层的思路,匹配差异化制度安排。那么差异化制度的安排,包括交易、投资者适当性、信息披露及监管等方面。


今年我们还是想在这方面积极努力,希望大家拭目以待。 




声明

原文来自“读懂君 读懂新三板”

我们倡导原创,保护原创,绝不侵权。我们十分喜爱作者的文章,如果作者有任何疑问可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