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强:很多新三板市场"痛点"可通过优化调整现行制度解决发布时间:2018-11-13 11:04:28
全国股转系统副总经理隋强周五在广州金交会·2018年新三板发展论坛上表示,“去年以来,市场各方对新三板有很多看法心情也很急迫、急切,对此我们也特别理解。”他认为,很多市场"痛点"可通过优化调整现行制度解决。
全国股转公司副总经理隋强致辞
隋强表示,我国中小微企业量大面广,创新力度强,社会贡献大,四新企业层出不穷。面对市场发展阶段的转换,企业内在需求的升级,新三板有责任、有义务积极响应,有所作为。
他同时指出,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世界性难题,公开市场万家企业服务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隋强表示,经过前期的不断探索、实践,股转公司已经找到了服务万家企业的可行路径和方法,即以市场精细化分层为抓手,统筹推进发行、交易、投资者准入、信息披露和监管等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市场的双向开放,全面提升市场价格发现、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等核心功能。因此,沿着精细化分层的路径,做好分层后的差异化制度供给和服务,是新三板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方向和重点。对新三板而言,不创新、不发展就是最大的系统性风险。
隋强称,具体方法上,制定了“增量改革”、“存量优化”两手抓的工作思路。比如,目前发行融资管理中备案介入、资金使用等时点设置上的串行安排,虽然有效的防控了风险,但也形成了一定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有建议提出串行改并行。又如不同市场层次,无论发行金额大小、发行对象差异,均适用同一发行程序、信息披露等要求,具有相当程度的调整优化空间。
再如每次定向发行的新增投资者数量、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时的投资者适当性要求等,现行制度安排与实践的契合度不高;再比如创新层的信披要求市场普遍感受要求过高、成本过大。“这些具体‘痛点’,很多方面都是我们在现行制度框架下,通过适当的优化调整可以解决的。”
在增量改革方面,隋强提到,“市场各方也在设立新的市场层次、引入高效率的发行制度、优化市场监管、完善交易机制等方面也提出不少好的建议,我们也在认真吸收多方评估论证。许多建议均可以通过完善市场分层,优化市场层级设计,匹配差异化制度予以实现。”
围绕上述思路,去年底股转公司推出了新的分层、交易和信息披露三项改革措施,“制度实施效果符合整体的设计预期”。
他进一步表示,今年4月21日,股转公司与香港交易所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为落实推动两地挂牌建立了基础性的合作框架,新三板+H正式启航。今年6月1日,《特定事项协议转让业务暂行办法》发布,在盘中竞价、做市,协议交易基础上,增加了线下协议交易方式,转让渠道更为多元、灵活和高效。
“可以说,我们坚定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初心从未改变,深化新三板改革的意志一直坚定,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歇。”
广州金交会·2018新三板发展论坛签约现场
以下为隋强在第七届广州金交会2018新三板发展论坛上的致辞全文:
(未经嘉宾审阅,由现场记录整理而成)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上午好!
很荣幸参加“第七届(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2018年新三板发展论坛”。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全国股转公司对广东各界朋友给予新三板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对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经过前期紧张筹备,新三板广州服务基地在荔湾区荔胜广场开始落地建设,也即将正式启幕,借此机会衷心感谢广州市委市政府、荔湾区委区政府及金融、科技等相关部门对全国股转公司的大力支持!
全国股转公司与广州市合作建设服务基地,助力广州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健全广州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广州实要拥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安排,是新三板立足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创新创业、深化新三板改革的重要举措。目前,新三板市场挂牌公司过万,挂牌公司千姿百态、特点各异,需要我们大力推动市场服务精细化,以更接地气的方式对接企业需求,架起桥梁,精准对接投融资双方,助力企业成长。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业态丰富、创新创业氛围浓厚,社会资本融通汇聚。目前,广东省挂牌公司1785家,储备企业1400余家,位居全国前列。
在广州建设服务基地,是新三板深化市场服务的一次重要探索,立足广州,辐射华南,“广阔天地, 大有作为”。我们期待新三板广州服务基地先行先试,以广州基地为起点,进而向全国推广,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服务模式和路径。
众所周知,“新三板”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承载着服务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的历史使命。 围绕这个定位,新三板不断探索公开市场的标准化服务和面向中小微企业的个性化服务相结合,在市场准入、融资交易、自律监管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制度特色,在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规模、结构和功能方面作用突出。尤为重要的是,历经五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加深了对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特点、需求的理解,深化了资本市场服务的规律认识,积累了监管与服务经验,收获了坚定服务实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力量和信心。
当前,新三板已进入更加注重运行质量的新发展阶段,市场内生需求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历年年报数据看,挂牌公司总资产、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等核心指标分别比五年前累计增长102.02%、75.97%、91.61%,达到或接近翻一番的水平,有906家公司挂牌后实现规模升级,一批优质公司在新三板市场继续成长壮大。我国中小微企业量大面广,创新力度强,社会贡献大,四新企业层出不穷。面对市场发展阶段的转换,企业内在需求的升级,新三板有责任、有义务积极响应,有所作为。
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世界性难题,公开市场万家企业服务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经过前期的不断探索、实践,我们已经找到了服务万家企业的可行路径和方法。那就以市场精细化分层为抓手,统筹推进发行、交易、投资者准入、信息披露和监管等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市场的双向开放,全面提升市场价格发现、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等核心功能。因此,沿着精细化分层的路径,做好分层后的差异化制度供给和服务,是新三板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方向和重点。对新三板而言,不创新、不发展就是最大的系统性风险。
具体方法上,我们制定了“增量改革”、“存量优化”两手抓的工作思路。比如,目前发行融资管理中备案介入、资金使用等时点设置上的串行安排,虽然有效的防控了风险,但也形成了一定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有建议提出串行改并行。又如不同市场层次,无论发行金额大小、发行对象差异,均适用同一发行程序、信息披露等要求,具有相当程度的调整优化空间。再如每次定向发行的新增投资者数量、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时的投资者适当性要求等,现行制度安排与实践的契合度不高;再比如创新层的信披要求市场普遍感受要求过高、成本过大。这些具体“痛点”,很多方面都是我们在现行制度框架下,通过适当的优化调整可以解决的。在增量改革方面,市场各方也在设立新的市场层次、引入高效率的发行制度、优化市场监管、完善交易机制等方面也提出不少好的建议,我们也在认真吸收多方评估论证。许多建议均可以通过完善市场分层,优化市场层级设计,匹配差异化制度予以实现。
围绕上述思路,去年底我们推出了新的分层、交易和信息披露三项改革措施,制度实施效果符合整体的设计预期。今年4月21日,我们与香港交易所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为落实推动两地挂牌建立了基础性的合作框架,新三板+H正式启航。今年6月1日,《特定事项协议转让业务暂行办法》发布,在盘中竞价、做市,协议交易基础上,增加了线下协议交易方式,转让渠道更为多元、灵活和高效。可以说,我们坚定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初心从未改变,深化新三板改革的意志一直坚定,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歇。
各位嘉宾, 各位朋友,去年以来,市场各方对新三板有很多看法,心情也很急迫、急切,对此我们也特别理解。一位广州的资深新三板投资人士跟我说,新三板坚持的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代表着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方向,我自花开,芬芳自来,我特别认同。各位朋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高度重视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服务中小微企业作用的发挥,我们将坚决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新三板改革的战略部署,对标建设一流证券交易场所的目标,不断挖掘、培育、巩固新三板特色,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建设贡献力量。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获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声明
原文来自“全景网 全景财经”
我们倡导原创,保护原创,绝不侵权。我们十分喜爱作者的文章,如果作者有任何疑问可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