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新三板的“千点论”时刻——难道推倒就能重来?发布时间:2017-12-26 16:51:14

社评:新三板的“千点论”


前言:A股有过“千点论”时刻,发生在2001年的“千点论”引发了资本市场大论战,具有独特标杆意义、也是当时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如今则轮到了新三板,新三板人士将何去何从呢?


 

1、新三板的“千点论”


自今年春节后,做市指数就一路“跌跌不休”,从1160点附近“稳健下行”原点附近。


按理来说市场参与者们对跌破原点这个结果早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可真当事已至此,强大的仪式感还是给市场人心带来了不可小觑的伤害


2017年11月15日,三板做市指数延续近日颓势,以1000.44点开盘,随后一路震荡下滑,最低跌至997.94点,再创新低位。


临近尾盘小幅拉升,最终报收999.32,跌0.11%,成份股全天成交8665万元。一时间新三板圈哀鸿遍野、悲观情绪蔓延。


“资本市场”虽是舶来品,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足以解释这一切。


宋朝庞元英的《谈薮·曹咏妻》中提到一对句——“树倒猢狲散”。色彩褒贬暂且不议,这五个字里其实体现的是个体与环境互相依存的关系。


套用到目前中国资本市场这个语境,NEEQ(新三板)就是耐不住秋风萧瑟开始落叶缤纷的三颗大树中最年幼的那颗,失去了具有防风功效和作为食物的树叶,在这颗树上骑的猴们自然就开始躁烦忧郁,按捺不住要换颗树过活的冲动——诸如新三板挂牌企业们转板去IPO、券商们大规模退出做市、持续督导业务,把相关人员收缩转调投行部等;甚至下树(退市)——据说远古的猿猴就是因此逼自己学会了直立行走,从而进化成人。


2、新三板这棵树会不会倒?答案是否定的。


无论是党代会会议精神、国务院文件,都大力支持多层次资本市场,作为所谓的“苗圃与试验田”,新三板是多层次资本市场重要的部分,也被设计成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的先驱和主角。聚集了11600余家挂牌企业和30多万名投资者,并于今年九月初总市值突破5万亿元。


5万亿是什么概念?


现在大家羡慕嫉妒恨的上交所、深交所则分别用了大概16年和19年。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始正式营业,2006年11月17日沪市总市值突破5万亿元。


深交所成立时间是1990年12月1日,2009年总市值突破5万亿。


而中小板花了约10年,创业板则是7年时间,才达到这个水平。


航空母舰已经起航,仅仅是做市板块这种小风小浪何足挂齿。


独木虽可成林,但是肯定不及三木成林,一起发力、生长来的迅速。更何况缺了新三板这个定位了创新型创业型中小微企业设立的一级市场平台,中国的资本市场是不完整的,是愈发畸形的。


尤其新三板支持了实体经济,特别是支持了支持了中小微民营经济,让他们更加有活力有创造性,才能为中国经济保持高增速提供新动力。


之前,大家提出要为新三板鼓与呼,当时的我在某个群里却唱了反调其实目前的很多观点也都是每个市场主体的不同诉求,是运动员的诉求,股转公司作为裁判员也会有自己的诉求。所以,大家就安心等东风。但是即使没有东风,也不必过于失望,格局放大一点嘛,这个世界会好的,只是会好得慢一点罢了吧。


3、有缺点的鸡蛋依旧是鸡蛋,而完美的石头依旧是石头


关于持续热议的流动性问题,我也认为新三板的目前定位更接近一级市场,所谓的public PE,在流动性问题上并不具备和主板市场平行比较的前提条件。


我在(可点击:《低迷市场的高流动性异类》)一文中,试图从东海证券——这个曾多次夺得日成交额、周成交额的冠军标的——反向探索新三板企业普遍“流动性”差的问题根源。


得出的结论也只是东海证券的高流动性并不具备典型性和可复制。而如何提升新三板这个市场的整体活力,并且定义其一个适当的流动性?问题的答案仍处在一团迷雾中。


开头提到,“树倒猢狲散”是个对句,而它的下一句是“墙倒众人推”所以之前网络热传那篇有关于火葬场的文章比喻,事实上是一个推墙的行为,如果推倒不是为了重来


新三板这个市场曾经摩肩接踵,而现在门可罗雀,但最终一定会生意兴隆,越来越好,只是,可能会好的慢一点。


虽然村上春树说过:在高大坚硬的墙和鸡蛋之间,我永远站在鸡蛋那方。


但是即使要付出很多诸多代价,牺牲掉一批热爱新三板、奉献新三板的有志之士的短期利益,才能换取新三板良性、快速和持续发展的机会。


我也不会去成为推倒这面墙的一员,希望你也不会。


最后,借助新三板最具影响力的社群型媒体新三板文学社为我所在的《鑫周刊》打一个广告欢迎大家订阅。





声明

原文来自“李双贤 新三板文学社”

我们倡导原创,保护原创,绝不侵权。我们十分喜爱作者的文章,如果作者有任何疑问可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