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制改革:为了忘却的纪念发布时间:2018-11-13 10:55:10
这是看到注册制延期实施后,就写完的文章,不过因为当时两会马上召开,这个话题太过敏感,所以这篇文章跟《关于独角兽:一段未被发布的采访》一样,“隐”而不发。
现在舆论被贸易战刷屏,也很少有人讨论“注册制”这个话题了,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注册制改革的重大决定,竟然就这么悄无声息的被延期了,被糊弄过去了,我想应该把它拿出来说说,为了忘却的记念。
得益于证监会的“稳步推进”,注册制毫无悬念的被延期了
证监会主席在向人大做出延期注册制实施的说明中,一共只有两部分,第一部分的标题是“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的情况和成效”,这是全文的主要篇幅(1579字),主席从一、二、三、四、五、六个方面,介绍了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的情况和成效:
“一是坚持质量第一,保持新股发行常态化,努力形成有利于注册制改革的发行市场秩序。
二是严格监管执法,加大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积极创造有利于注册制改革的市场环境。
三是强化交易所一线监管功能,在上市审核中发挥交易所作用,不断丰富和积累有利于实施注册制改革的经验。
四是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严格中介机构市场把关责任,健全有利于注册制改革的市场中介支撑体系。
五是强化信息披露监管,探索投资者权益保护新举措,完善有利于注册制改革的配套制度安排。
六是强化市场宣传和舆情引导工作,营造有利于注册制改革顺利实施的良好舆论环境。”
看完了有没有觉得,厉害啊,证监会为了注册制的推出,竟然做了这么多的工作!
随后主席在第二部分“延长《授权决定》实施期限的必要性”部分里,强调:
目前在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交易者成熟度,发行主体、中介机构和询价对象定价自主性与定价能力,以及大盘估值水平合理性等方面,还存在不少于实施注册制改革不完全适应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完善;从外部环境看,欧美发达国家相关金融市场积累了一定泡沫和风险,已经有调整的征兆,给我国实施注册制改革时间窗口的选择带来不确定性。”
为了使继续稳步推进和实施实施注册制改革于法有据,保持工作的连续性,边骂市场产生疑虑和误读,并未修订证券法进一步积累实践经验,有必要延长《授权决定》的实施期限。
这个报告是对延期注册制改革做说明,难道重点不应该是放在论证延期的必要性上?重点论证注册制无法按时推出的难度所在么?可是这部分内容只有311个字,只用几个词,连句话都没有,反正已经是先斩后奏,告诉你结果已然如此——注册制无法推出,需要延迟。至于理由,给你了,信不信,接不接受是你们的事。
全国人大是我们国家最高的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出的决议怎么说也是有分量的吧?工作未能如期完成,明明应该是做检讨和自我批评,怎么却变成了表功甚至邀功的自我表扬?
嘉庆帝曾经说“从来未有事,竟出大清朝”,可能我们真是少见多怪了。
真正的原因是该做的没有做
下面我们就分析为什么证监会做了一、二、三、四、五、六那么多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的工作,为什么还过不好自己的人生?
仔细端详就会发现除了新股发行“常态化”(现在也已经是“变态化”了)。二三四五六的工作不都是证监会的职责所在么?不都是日常工作么?严格监管执法、强化交易所监管,加强对中介机构监管,强化信息披露,强化市场宣传,这些工作内容,证监会的任何一个工作报告中都可以随便拿过来套用,简直就是万能模板,如果这些工作都不做,证监会还有存在的必要么?
对付人大常委会,咱们能不能用点心?
1 推进注册制,该做的工作是什么?
那证监会在2016年到2018年的这两年,应该做什么工作才能算是积极推进注册制改革呢?
让我们把时钟拨回到2016年的3月12日,刘主席记者招待会的现场。当主席被追问关于A股注册制会不会推出,以及如何推出这一棘手问题时,主席搬出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用其著名的“逗号论”对此做了解读。他说
“《决定》提出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逗号),推进注册制改革(逗号),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等等。逗号与逗号之间的这些内容是相互递进的关系。也就是说,把多层次资本市场搞好了,可以为注册制改革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同时,注册制改革需要一个相当完善的法制环境。也就是说配套的规章制度,研究论证需要相当长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充分沟通,形成共识,凝聚合力,配套的改革需要相当的过程、相当长的时间。注册制是不可以单兵突进的。”
很显然,如果主席的逗号论是对的,逗号与逗号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把多层次资本市场搞好了,可以为注册制改革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那么为了完成人大常委会交代的任务,如果真心是为了推动注册制按期实施的话,这两年当中证监会主要工作应该是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而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核心工作就是新三板市场的建设。
我们反观这两年新三板的建设,虽然股转公司积极努力地研究制定了很多的政策措施,但是证监会都未放行。本来已经制定好的,私募进入做市,竞价交易制度,引进公募基金入市,QFII和RQFII参与,储架发行等等,这些政策都被搁置,市场已经走到了生死边缘。
新三板市场的市场建设在新主席上任之后陷入了停滞…
明知道应该怎么干,却就是不干,带来的结果就是不但整个社会寄予厚望的新三板没有搞好,人大常委会决定的注册制改革也毫无进展…
2 注册制,所说的困难又是什么?
在“延长《授权决定》实施期限的必要性”部分里,主席强调:
目前在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交易者成熟度,发行主体、中介机构和询价对象定价自主性与定价能力,以及大盘估值水平合理性等方面,还存在不少于实施注册制改革不完全适应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完善。
如果这些是影响注册制改革的问题的话,那么这两年当中,证监会针对这些问题,做了什么工作,为何不说呢?
首先,交易者成熟度问题,证监会和证券公司对投资者是天天教育,年年教育,有用么?
其次,发行主体、中介机构和询价对象定价自主性与定价能力问题,哪些企业可以过会都是发审委说了算,IPO发行价格也是证监会进行指导、管控,怎么可能发育出自主定价能力?
最后,大盘估值水平合理性问题,请问,中国A股常年都是全球最高的市盈率水平,合理么?如果不合理,那大盘估值水平多少才算合理?
除此之外,主席还说:
欧美发达国家相关金融市场积累了一定泡沫和风险,已经有调整的征兆,给我国实施注册制改革时间窗口的选择带来不确定性。
现在看,欧美的金融市场怎么还没调整啊?再者他们的金融市场即使积累了泡沫和风险,对我们的注册制改革是有利还是有弊,时机如何把握,认真的分析过么?分析的内容过程又在哪里?不能这么空口白牙吧?
上述这些影响注册制改革的问题,统统语焉不详?一笔带过?这是认真的态度么?注册制改革真的有这么难么?“蜀之鄙有二僧”的故事,大家都学过,某会可以重温一下。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这是注册制第一次写进党的文件。
奈何现在五年过去了,未见任何动静,现在又给推迟了两年,到2020年的2月,注册制就能够推出么?如果不换思想,我是不抱希望…
新时代的资本市场走老路还是走新路
我们党的十九大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化金融体系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我们看到银行体系的改革早已开始,堵通道,去杠杆,都在推进,但“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这个任务得由证监会来认领吧?
去杠杆,减少分子的工作要做,促进社会资本形成,做大分母的工作得由证监会来做吧?可是就目前状况来看,没看出那些措施是在落实十九大精神的要求,我们的资本市场仍然在走在老路上。新时代的资本市场应当如何改革?如何建设?证监会是不是得认真考虑,不能一拖再拖了。
我一直都说新三板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双轨制改革,股转领导也说新三板是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新时代下资本市场的新发展,是不是应该考虑重新启用新三板了呢?
如果要启用,那就是在新三板中试验注册制,措施就是在目前分层的基础上推出精选层,在精选层实施注册制,降低门槛,公开发行,竞价交易,这样做的好处是:
一、风险小。在新三板推出精选层,相当于是进行新股发行的注册制改革,也就不用担心A股“大盘估值水平”的问题,不会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可以为A股市场的注册制改革积累经验。
二、精选层的推出,可以进一步平滑目前新三板和A股二级市场估值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一方面或许可以提升新三板的估值水平,提高企业挂牌的积极性,因为精选层的竞价交易,有着活跃的二级市场,可以为投资基础层、创新层的创投公司提供推出渠道。另一方面可以倒逼A股二级市场告别高市盈率,回归合理的估值水平。
三、时间比较从容。可以在2018年推出精选层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在2019年年报披露完之后正式实施。这样既可以给新三板各方以信心,也可以给A股二级市场以明确的预期,给投资者以时间缓冲,逐步降低二级市场市盈率。
精选层投资者多了,交易活跃,就可以产生相对公允的市场价格,而精选层企业的价格就会成为创新层、基础层企业价值的参考标准,比如说精选层的估值如果在20倍到30倍之间,那创新层的估值可能会在10-20倍之间,基础层企业的估值可能就都在十倍以下,这就给市场参与主体确定了一个估值标准。
精选层的估值成为整个新三板市场的锚,形成了新三板市场自己的估值体系,而不再去参考A股市场的估值体系。
有了精选层活跃的二级市场,股权投资也可以在二级市场退出,有了明确的退出渠道,一级市场的投资也会更加有信心,一、二级市场形成良性循环,新三板才会活跃、健康、稳定发展。新三板得以健康稳定发展,中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才有可能互联互通,才可能健康发展。
希望证监会能够拿出勇气和魄力,抓住机会,积极推进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积极推进新三板市场建设,为创新创业成长型的企业提供股权融资的渠道。
宝贵的时间,已经浪费了2年,宝贵的时机,现在千万不要再错过了…
声明
原文来自“新三板的堂吉诃德 文化政治经济学”
我们倡导原创,保护原创,绝不侵权。我们十分喜爱作者的文章,如果作者有任何疑问可与我们联系。